找到相关内容699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观音信仰的中国化

    除了菩萨身、尼姑身、和尚身、女居士身、男居士身等佛教徒形象外,还有青年女子、青年男子、老头、老妇等世俗社会中的一般民众形象。从职业来看,则有医生、画师、书生、渔妇、乞丐、渔夫、村妇等。可谓地域不分南北,...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5251231.html
  •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译写年代及相关史事探赜

    突厥语名Tyzyn。该词的意思为“仁慈”、“和善”、“仁者”、“老实人”、“忠厚者”(MⅠ.540),与常用作汉族尼姑法号的“善妙”相当,应是其人因笃信三宝而取的佛教名或法号。这位女施主应就是已皈依佛教...

    李树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4951372.html
  • 解读《鸠摩罗什传》:兼谈中国中古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1)

    中佛教尼姑的地位开始大幅提升,并受到上层社会一定程度的尊重有关。宝唱撰写的《比丘尼传》也恰在这一时期出现就是证据。但除了这个外缘的条件之外,我还要指出的一种可能性就是中古佛教史乘中普遍存在的对异域风俗...

    陆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351621.html
  • 《三言》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

    、十分活跃的人物、深刻的主题思想等都涉及当时社会背景,也反映了各个阶层和各个方面的生活。  《三言》故事中有关佛教题材作品相当多,包括宗教事迹的神魔鬼怪故事,   p. 445  以和尚、尼姑为主角的...

    金明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5251744.html
  • 《俗语佛源》选摘㈡

    大数,号称五百戒,释迦牟尼成道后,在弟子阿难的请求下,允许佛的姨妈大爱道出家,大爱道成了最早的比丘尼,南朝梁·宝唱着《比丘尼传》四卷,收六十五人。比丘尼俗称尼姑,也有称为尼师、师姑的。关于“比丘尼”的...面是成年后才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为“半路出家”。出家,梵名波吠儞野Ayanyaka,出家在家的生活,修沙门的净行。《维摩诘经·弟子品》:“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同经《方便品》又说:“维摩诘言...

    赵朴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1751785.html
  • 《俗语佛源》选摘㈤

    和尚以表女性。现在有称尼僧、尼和尚为尼姑。依据律制,和尚之尊称原本限于僧,到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西域佛图澄来洛阳,深受石勒、石虎敬重,号曰大和尚,这是国王公卿称僧人为和尚之始。唐代有鉴真大和尚...

    赵朴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1851788.html
  • 慧明禅师甘露(1)

    尼姑,一看到慧老,都是‘赶急躲避’,不敢见他。也不管是达官贵人的太太小姐,他照例是要讽刺两句,不问人家受得了受不了。上海会审公廨大法官关炯之,是上海佛教界一位顶顶大名的大护法,他的姨太太,打扮得花枝招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1852004.html
  • 北平法源寺沿革考(4)

    者五百余处。皆李志常之所主行。此为尼姑占居本寺。见于记载者之第二次也。元至元十八年焚道藏伪经于悯忠寺。按沙门祥迈辨伪录云。戊午年七月十一日。张真人既厅读讫。乃使人就云台观。追取伪经化胡经八十一化图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5852863.html
  • 武夷山寺庙介绍

    沙县屈指可数的千年古刹。寺内供奉有三宝如来、弥勒尊佛、观音、文殊、普贤等诸菩萨。庙中僧尼甚众,香火旺盛。清末,庵庙毁于兵焚。民国5年(1916),经邑人集资重新修建。因住寺僧尼多数为带发修行尼姑或居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3553363.html
  • 中国佛教传统之反省

    ,最彻底是出家披剃,遁入山林。学佛即是出家做和尚尼姑,成为许多人对佛教的误解。就连潜心研究过一阵子佛经的大文豪鲁迅先生,也憎恨虽学佛而做得不彻底的居士们。出家僧众尤其是高僧,自然成为佛教的代表、主导,...

    陈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72955563.html